原标题:揭示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欠佳新机制!JCI封面文章发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研究
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终极治疗手段。然而,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等待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逐年增多,从而造成心脏供体短缺的窘境。
已有研究表明,使用大于40岁的心脏供体会导致移植后受体的死亡率增加,然而其潜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此外,如果严格限制心脏供体的年龄,则又会进一步加剧目前心脏供体短缺的问题。
近日,国际医学综合性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该研究阐明了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欠佳的原因,强调了供体心脏中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在心脏移植的低温心肌保护作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作者认为,FH体育该项研究对于改善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和扩大供体心脏的年龄选择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模拟了临床上从获取供体心脏到低温保存到最后移植的全过程,FH体育发现高龄大鼠的供体心脏相较于年轻大鼠供体心脏在移植后出现显著的心功能下降和铁死亡水平的升高。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龄供体心脏移植效果不良的机制,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发现高龄供体心脏中的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的降低是导致移植后心功能障碍和铁死亡增加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心脏移植中低温会诱导CIRBP结合下游靶点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的mRNA并促进其翻译,进而增强辅酶Q10的还原以对抗移植过程中的铁死亡,从而发挥低温的心肌保护作用。
然而,CIRBP在高龄供体心脏中的表达丰度降低造成移植过程中低温的心肌保护效果被削弱,从而使得其在移植过程中的铁死亡增加和移植后的心功能下降。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心肌保护液中添加激动剂增加CIRBP的表达,可改善高龄供体心脏移植后的心脏功能。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浩教授和刘一为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朱奕帆博士、姜晨煜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何牮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创新研究团队的资助。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FH体育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