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体育医疗“健康中国”势在必行 社会科学报
栏目:FH体育 发布时间:2023-08-31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起了世界对卫生和健康问题的深切关注。习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10月,发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今年3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6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举办“2023健康中国传播大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部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起了世界对卫生和健康问题的深切关注。习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10月,发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今年3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6月,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举办“2023健康中国传播大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部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了《卫生健康蓝皮书:中国卫生健康发展评价报告(2022)》,尝试为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师数量已达到428.7万人,千人口医师数达到3.04人,数量接近发达国家医师配置水平;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10年前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增加到13.6亿人,并建立起基本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监管制度。我国批准上市新药的数量占全球比例达到了15%,其中,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在研新药管线%,数量位居全球第二FH体育。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包含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FH体育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和发展健康产业。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围绕三大任务,包括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以及防控重大疾病。在取得疫情防控胜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建立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基础性防控体系,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卫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勇谈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从“能看病”发展到“少得病”、“不得病”,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这不仅对政府的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凸显出公众和个人在卫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发力。2013~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总体发展状况不断优化,卫生健康资源、卫生健康环境、卫生健康投入、卫生健康管理、卫生健康水平五大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总指标数据来看,2013~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总指标稳步改善,2020年指标值为89.3,较2013年的49.6增幅达80.04%。从增速来看,历年总指标增速均保持在5%以上,2015年增速最高,达14.3%;2020年增速次之,为10.52%,较上一年度增速提升2.64个百分点。卫生健康资源、卫生健康环境和卫生健康水平三个一级指标在8年间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卫生健康发展总指标相近,呈逐年递增态势,且均在2020年达到峰值。

  省级地区卫生健康发展总排名。对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测算,得到省级地区卫生健康发展总排名,排在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浙江、内蒙古、江苏、吉林、四川、陕西、湖南和广东。需要说明的是,每项指标分数为标准化计算后用以横向比较的分数,只体现排名和相对差距,不体现该指标的绝对发展水平。从省级地区看,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呈现一定区域化特征。从四大板块总体平均分来看:东部地区得分最高,大部分省级地区卫生健康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最低;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处于中间层次。

  各地卫生健康发展各有亮点,但仍然任重道远,需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工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水平与需求相匹配。当前,我国在卫生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体现于,以药养医体制机制在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创新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的价格谈判,与鼓励创新存在一些矛盾,等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鼓励创新。

  多年来,我国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FH体育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获批上市一类新药达80个,是专项实施前的16倍,有力推动我国新药研发由仿到创、医药产业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生物医药是最有可能让中国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服务全人类的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中国发展生物医药有人口多、市场规模大、临床试验成本低、选择受试者相对容易的优势,但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居民收入水平低、市场承受能力有限等劣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强调,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中国创新药的商业模式和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性,从战略的高度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推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监管,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各国科学家、产业和监管部门的合作。

  加快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产业支撑,意义重大。近年来,药品流通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但由于推行“集中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政策,药品物流的利益空间大幅压缩。普遍存在的医疗机构拖欠药款的现象,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使药品流通企业处于价值链弱势地位的矛盾凸显。

  从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潜力及总趋势看,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产业渗透发展、融合发展、跨界发展将开拓新价值空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告诉本报,药品流通企业需调整战略资源配置,重视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的关系,扩大增值服务,深耕区域市场,重视业态创新,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业务,减少管理层级,与金融部门合作,建立适用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提升自己的市场议价能力。

  健康中国建设也离不开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中药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南阳市规划,到2025年,建设优质、高产艾草种植基地10个,全市艾草种植面积增至35万亩,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00家、亿元以上企业有15家,全行业综合产值由110亿元增至300亿元。通过用科学手段来培育中药种植,并推广种苗繁育的标准规范制定,从而塑造了“南阳艾”品牌。

  此外,还要尽快补齐基层短板,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县一体、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在城市加强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健全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激励机制,实现提标扩能,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接续性医疗服务。建设更多人财物统一管理、医保基金打包支付、覆盖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下一步,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至关重要。要对包括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医疗救治、慢病管理、健康服务、健康环境、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医疗、国际合作体系等进行系统设计。依托各等级的中心城市(镇),构建不同的公共卫生网络节点,形成合理的圈层结构FH体育,为周边特别是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卫生保障。

  优化卫生健康资源布局。应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区县社区和基层卫生院与配套资源建设,促进城市区县卫生机构和资源形成合理结构,推进城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下沉,促进城乡之间卫生医疗资源平衡发展。要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领域项目建设,实现“老有康养”“幼有优育”。

  例如,上海市创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将城市社区作为糖尿病防控的主战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糖尿病管理小屋”,建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档案管理,在开展基本诊疗的同时进行患者个体化咨询、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和医院转诊。实施结果显示,通过糖尿病管理,社区居民血糖达标率由8.9%上升至31.8%。

  强化卫生健康管理。慢性病也是基层医疗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随着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居民慢病管理的健康需求持续增加,应提升基层慢病防治水平和医疗管理能力。“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告诉记者,慢性病防治通过综合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2022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幅达17.8%。

  目前,浙江省宁波云医院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辅助诊断、鉴别诊断、检验项目推荐、检查项目推荐、用药方案、手术方案做出提醒,提高基层临床诊疗能力。山东省平阴县建立了全县慢病诊疗机器人系统,提升医生诊疗能力。安徽省实施“智医助理”民生工程项目,运用医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包括慢病管理在内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

  加大卫生健康投入。推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鼓励新药研发创新和使用,加快临床急需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健康照护消费新市场的激活必然增加就业创业空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标准,每3个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1个合格健康照护人员陪护,仅我国4700万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需要1500多万名健康照护人员提供服务。要加强职业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药师队伍建设和配备使用。

  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传染病,建立呼吸疾病三级预防体系,提升呼吸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建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医师培训体系,建设国家呼吸临床研究平台、推进PCCM规范化和呼吸专科医联体等建设。积极构建平急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适当增加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床位、120急救等力量健康,健全突发传染病情况下分工管理体系,建立梯度收治病人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加强多学科救治机制和能力建设,有序开展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和传染病重症患者等收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