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医疗反腐给中国医疗领域带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我们在理解政策目标的同时,也感受到强烈的行业阵痛。一时间,合规不合规的业务都停了。到底什么合规,大家也一时含糊不定。
经过疫情的多轮冲击,相信人们应对变化的心态也锻炼出来了。比如我,每次遇到挫折,我都会告诉自己:「走进低谷,四周一定就有高山。」简单说,就是「逢谷寻高」,或者是「遇抑求扬」。
如果被抑是一种必然,就一定有扬的必需,就看你有没有扬的思考速度FH体育、判断速度、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这个时候,「相信能看见」和「看见了才相信」的战略思维必须发挥作用。
任何一次重大形势变化突如其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应激反应是先刹车。这是对的,因为新路在哪里,大家瞬间还没有办法找到,不刹车,可能会撞上路障发生事故。
不是没有新路,而是这新路大家好像都没有走过,或者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因为时局影响,也害怕得先刹了车。一时间,大家驻留在十字路口,一边被动休息,一边检查车子,一边眺望周边,一边研究对策。
当然,新路上的车子也停了,也在自我检查、自问自答:这条路真的对吗?好像对,应该对,但是怎么都停了?我们也停下来看看吧。
这时候,如果真有人还在某条路上行驶,就好奇打听,他们怎么还能在路上,这是什么路、什么车、什么货物?
这期间,拥有新形势下相关知识储备的专家们开始被大家追逐,求着采访、对话、培训、指导、咨询。这些专家也开心,因为合法合规要求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法律上一直有条款、一直有案宗,他们一直有经验、有方法,以前说和讲,好像没有人重视,这回大家知道什么是宝贝了。
合规律师、合规专家、纪检专家、营销专家等等开始忙碌起来。虽然我没有一一听过,但我相信他们说的最多的是,国家打击的是以各种形式进行的购销双方的利益输送,以及变相的利益输送。无论哪个时代,过去、现在或未来,这都是不合法的,所以,我们不要心存侥幸心理,穿上马甲再走不合规的老路,要尽早建立合法合规的企业商业拓展体系和模式,才能走得更远、更安全、更健康。
尽管是老调重弹,但好像老调突然有了新意。就像刀郎的歌,以前听了很多遍,也觉得好听,但现在突然觉得更好听了!建立能为行业创造价值的、合法合规的商业拓展体系和模式,听起来懂,干起来,好像不太可能一蹴而就。
人才在哪里?方法在哪里?体系在哪里?标准在哪里?效果怎么样?都要从头开始的话,需要多长时间?这段时间歇业的损失怎么弥补?还有,合法合规的界限在哪里、标准是什么?界限和标准是清晰还是模糊的?这些问题都令人头疼。
放眼全世界,在医疗购销上的心理隔离和物理隔离都是医药行业治理的重点,让中国医疗行业更加健康、阳光,这是必须。
那为什么当前大家感觉只有抑、没有扬呢?比如医务人员感觉被污名化,医药企业正常的学术推广也不敢做了,患者和社会把误解和愤怒这些脏水又泼给了医务人员,等等。
不能排除行业里有些做法属于对政策的应激和泛化理解,造成了一定的误读、误伤,导致破窗效应。但也要尽快找到正途、找到高山扬起来,才能让全行业从迷雾中走出。
有人说医疗行业腐败问题多是因为医改不到位造成的,不能这样理解。无论什么体制机制问题,都不能成为违法违规的理由。
腐败不是中国医疗领域的标签,因为有组织就会有腐败,这是国内外所有组织存在的地方、所有存在经济活动的地方都会有的现象。反腐是组织治理和组织管理永远要进行的战斗,是重要的管理目标,同时要通过价值观管理、制度设计和检查审计来实施。
当然,历经医改,医疗服务价格的确仍然扭曲。我有位朋友的家属住院医疗,护理一天 54 元,耗材费 2 万多元,她特别理解医疗服务的不易。有多少社会人员有这种悟性和同理心?很难。
当然,公立医院筹资方式仍然单一——医保占主要收入来源。商保呢?社会捐助呢?特需收入呢?健康管理呢?都是少得可怜。
还有,以往医药企业拓展市场过于功利——我称之为「卖水果」心态,功利心理、短期行为、缺少长期利他(医院、医务人员、患者、社会)主义,总觉得远水不解近渴。
一定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但我这次不是来讲根源的,我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上——精神追求和商业出路。
不思考精神追求健康,一定不能快速重启发动机上路去攀登高山。精神追求,包括对「医疗服务本质为患者」的理解,包括对中国科技创新短板的理解,包括对公立医院发展痛点需求的理解,当然也包括医药企业对自身产品竞争力和解决方案的自信。
从这些理念上思考新的价值观,需要建立长期利他主义心态。利他不意味着泛泛的利他,可以是圈定方向和范围的利他,越精准越好,越长期越好。
我曾经跟一位经济学专家探讨过利他的问题,他说长期利他主义是最有利于成就自己的。这个道理,我深度认同。
所谓精准范围的利他,需要我们企业从医疗服务角度重新思考自己能为医院、医生、患者、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和专业促进,为了这个解决方案的被认知、被认可、被采用,要做什么样精准范围的设计、影响力规划和效果目标的设定。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利他表现在这个精准范围,是用于目标客户的问题解决、专业促进和能力成长,而不是短期功利的「卖水果」行为。在利他精神追求下,商业出路已经清晰了轮廓。容我不专业地分析一下。
所有企业都要快速判断、快速决策,形成阳光时代的企业经营方针。瞄准行业市场空间大的并有很大痛点的赛道,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做强单一产品或集群产品竞争力,真正能够提供有助于医疗服务进步的先进解决方案。
基于解决方案,锁定目标客户,建立长期利他主义的市场拓展体系,寻找与目标客户相匹配的公域平台进行项目创立和培育。
起步越早越受益,否则 9 月份的业务状态影响的不仅是 2023 年收入,还严重影响 2024 年收入。
从医院、科室、医生、患者、健康人群角度,研究到底什么是符合长期主义、专业促进、赋能医疗的领域和方向?什么是能够真正帮助到医疗科技创新、医疗技术升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患者利益最大化FH体育、医保负担降低、医院效率增加甚至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等的先进方法论?
基于上述原则进行项目研发,或寻找第三方平台,进行项目共创、购买服务。能让医院和医务人员能力成长、能为医疗服务创造价值,且不与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利益输送的项目,一定是合法合规的。
全面停止购销过程利益输送以及变相利益输送行为,建立价值营销体系,重启专业PR效果研究,以专业、精准、鲜明的平台型PR方案进行目标用户的认知教育和认知影响。把以线下关系拓展为主,变为以平台上的医务人员教育、专业促进项目开展、痛点解决方案展示传播为主。
有人会说,这种效果肯定不如原来一对一、当面沟通的效果好啊!说这话的人,思路已经回到利己主义了,请自己反思。
构建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域里的私域,形成公域与私域的共存、共享,既公益、又精准。
公域代表着公益、开放、流动、透明,人人享有,无论是专家还是精准用户,只要符合专业范畴,就是我们产品和解决方案要影响的人群,值得我们去招募和培育;私域空间,不能是「私欲」空间,而是精准专业用户为持续专业交流和能力成长而加入的常活空间,这个空间需要平台花大力气去运营、服务、赋能、培育。
如果上述都觉得需要假以时日,那至少要快速回归传统的PR,比如参展、文章宣传、直播访谈。
传统的未必就是过时的、没有用的,网购这么发达,不是还有人逛商场、去超市吗?以往传统的、经典的、符合商业规律的做法仍需要被重视。
以往漠视PR,是因为供需两端可以建立近距离交互,但现在走不通了,那么回归PR是必然选择。如果没有长期专业主义的项目培育计划,又没有PR重启,那么这个企业在行业的存在感如何体现呢?沉没感是必然的吧?
以前我就跟医院纪委专家探讨过,反腐一定会让医院更健康、更迅速的发展,因为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医院战略发展、医院管理提升、医疗技术进步、医院装备升级、医务人员成长这些核心工作上,不发展都难,直接受益就是技术进步、效率改善。
第二,加大力度做医院能力评估盘点、医院战略规划、医院学科发展、关键人才培养、患者体验提升、医院生态建设、医院科技创新,好好地研究医院运营,算好成本账,研究收益空间,最重要的是不断强化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能否引领医院所有行为?
我曾经感悟梅奥医院两件事:一是他们说每年要进行战略宣讲,全员都知道医院当年目标战略是什么,这是大事;二是他们判断一件事有没有做好,唯一的标准不是院长说了算,也不是科主任说了算,而是从患者角度思考,患者有没有得到利益最大化?
第三,盘点医院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的痛点,寻求、遴选、决策解决方案,全面禁止购销利益挂钩的合作,选择有利于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键解决方案的合作,选择专业促进、专业价值合作,实行各类合作的效果评估,并进行调整和复盘。
大家常引用的一句话是,上帝给你关掉了一扇门,你要自己打开一扇窗。我觉得应该这样说:上帝给你关掉一扇门,你要自己打开一扇大门。